一、干燥塔的理論干燥周期 為了降低干燥塔進料中的水含量,應盡可能降低進料的溫度。但是,氯化錳與水在 18 攝氏度以下會生成氯化錳水合白色結晶物,容易堵塞管線,嚴重影響生產的穩定進行。因此,生產中要嚴格控制干燥塔入口溫度在 20至23 攝氏度。 以干燥塔入口流量 21t/h ,循環氯化錳中的水含量為 2mg/g 計,則每小時循環氯化錳氣中的水量為 42千克。以每100千克氧化鋁的吸水能力為 10 千克,1個干燥塔裝有 9.0噸氧化鋁來計算,則 3 個干操塔吸水量為 2.7噸,理論單塔干操周期為64.3小時。 二、實際干操周期 實際干燥周期以 1999年12月新裝填的干操劑為例, 3 個干燥塔(C—401A/BC)的干操周期分別見表3。(干燥終點均干燥塔出口 DME 為5至10μg/g)。3個塔的平均干操周期為 40.3小時。 
考慮到生產過程中脫氣釜、壓縮機 K—401 的一段段間溫度較高,氯化錳與水易生成 DME ,而再生期間干操塔內 DME 、水并沒有完全脫除千凈,會吸附在干的氧化鋁上。因此,一個經過再生的干燥塔有效干燥周期應為理論周期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在干燥期內,氧化鋁床層上的水也會移動DME ,當干的氧化鋁床層吸收的 DME 量太大時, DME 可能會在水分夾帶發生前從 DME 床層中解吸出來。由于干操塔達到干燥周期時, DME 含量升高而水值穩定。所以,在最底部的氧化鋁床層達到飽和之前,干澡塔已經達到干燥周期。 經過計算,實際干燥周期與有效干燥周期比值為百分之七十八。因此,在實際生產中,C-401 干燥塔百分之八十的最大吸水負荷是比較安全的操作條件。隨著使用時間的加長,氧化鋁顆粒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有效吸附表面積降低,吸附能力不斷下降,生產周期會逐漸縮短。 |